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百科 > 正文内容

菌种保存有哪些常用方法及最佳温度?

toodd17小时前科技百科8

菌种保存

菌种保存对于科研、生产等诸多领域都极为重要,正确的保存方法能确保菌种的活性、纯度和特性长时间稳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菌种保存的常见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就算你是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斜面低温保存法

这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短期保存方法。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斜面培养基,不同菌种适用的培养基不同,比如细菌常用普通琼脂斜面,真菌则常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将培养基融化后,倒入无菌的试管中,每管约装 1/4 - 1/3 高度,然后倾斜放置,待其冷却凝固后就形成了斜面。

接着,进行菌种的接种。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接种环从原始菌种中挑取少量菌体,划线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对于细菌,一般采用分区划线法;对于真菌,可以采用点植法或划线法。接种完成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让菌种生长繁殖,直到长出良好的菌落。

最后,将培养好的斜面放入 4℃的冰箱中保存。这种方法一般能保存细菌 1 - 3 个月,真菌 3 - 6 个月。不过,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重新转接一次菌种,以保证菌种的活性。

液体石蜡保存法

液体石蜡保存法是在斜面低温保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先按照斜面低温保存法准备好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培养好菌种。

然后,将经过高温灭菌并冷却至室温的液体石蜡,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缓慢地覆盖在长好菌种的斜面上,覆盖的厚度以没过斜面顶端 1 - 2 厘米为宜。这样做的目的是隔绝空气,减缓菌种的代谢活动。

之后,将覆盖了液体石蜡的斜面试管垂直放置在室温或 4℃的冰箱中保存。这种方法保存细菌一般能保存 1 - 2 年,真菌能保存 2 - 3 年。使用时,只需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即可,不需要去除液体石蜡。

甘油冷冻保存法

甘油冷冻保存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的长期保存。首先,要配制甘油溶液,一般使用体积分数为 20% - 50%的甘油水溶液,将甘油和无菌水按比例混合,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接着,取适量的菌种悬液(可以是液体培养的菌液,也可以是从斜面上刮下的菌体用无菌水制成的悬液),与等体积的灭菌甘油溶液混合均匀,使甘油的最终体积分数达到 10% - 25%。

然后,将混合好的菌液-甘油混合物分装到无菌的冷冻管中,每管约 0.5 - 1 毫升。分装完成后,迅速将冷冻管放入 -20℃或 -80℃的超低温冰箱中保存。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在 -20℃下一般能保存 1 - 2 年,在 -80℃下能保存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使用时,从冰箱中取出冷冻管,在 37℃水浴中快速解冻,然后进行适当的稀释和接种操作。

砂土管保存法

砂土管保存法常用于保存能产生孢子的微生物,如放线菌和霉菌。先准备干净的砂和土,将砂和土分别过筛,去除杂质和大颗粒,然后按一定比例(如砂:土 = 3:2)混合均匀。

接着,将混合好的砂土装入干净的试管中,装至试管高度的 1/2 - 2/3,然后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一般需要灭菌 2 - 3 次,每次间隔 1 - 2 天,以确保彻底杀灭砂土中的微生物。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孢子悬液滴加到砂土管中,用无菌的玻璃棒搅拌均匀,使孢子均匀地吸附在砂土颗粒上。滴加的孢子悬液量以砂土表面湿润但不积水为宜。

最后,将砂土管放在干燥器中干燥数天,待砂土完全干燥后,用火焰封口或用橡皮塞密封,然后放在 4℃的冰箱中保存。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一般能保存数年。使用时,用无菌水将砂土管中的孢子洗下,然后进行接种培养。

不同的菌种保存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菌种的类型、保存时间的要求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同时,在保存菌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活性。

菌种保存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菌种保存对于科研、工业生产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来说都非常重要,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确保菌种的活性和遗传稳定性。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下面将详细介绍。

斜面低温保存法
这是最基础、最常用的菌种短期保存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菌种接种到适合其生长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或稳定期,然后放入4℃冰箱保存。斜面保存适合大多数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保存期一般为3-6个月。操作时需要注意培养基的配方要适合目标菌种,斜面长度要适中,接种量不宜过大,避免菌落重叠影响保存效果。保存期间要定期检查菌落生长情况,如发现污染或菌落老化要及时转种。

菌种保存有哪些常用方法及最佳温度?

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
这种方法是在斜面低温保存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适合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操作时先制备斜面培养基,接种目标菌种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在斜面上覆盖一层无菌的液体石蜡(厚度约0.5-1cm),最后放入4℃冰箱保存。液体石蜡可以隔绝空气,减缓培养基水分蒸发,抑制菌种代谢活动,从而延长保存期。这种方法保存期可达1-2年,甚至更久。操作时要注意液体石蜡必须是无菌的,覆盖前要确保斜面菌落干燥,避免石蜡中混入水分导致污染。

甘油冷冻保存法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菌种长期保存方法之一,适合大多数微生物。操作时将菌种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培养基制成菌悬液,然后与等体积的灭菌甘油(终浓度20-50%)混合,分装到无菌冻存管中,放入-20℃或-80℃超低温冰箱保存。甘油可以降低冰点,防止细胞内水分结冰导致细胞破裂,从而保护菌种活性。这种方法保存期可达数年甚至更久。操作时要注意甘油必须是无菌的,分装时要避免反复冻融,最好一次性分装足够量。

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
这是目前最可靠的菌种长期保存方法,适合珍贵菌种或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操作时先将菌种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无菌保护剂(如脱脂牛奶、血清等)制成菌悬液,然后分装到安瓿瓶或冻干管中,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预冻和干燥处理,最后真空封口保存。这种方法可以完全去除水分,抑制所有微生物活动,保存期可达数十年。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剂的选择要适合目标菌种,预冻和干燥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菌种死亡。

滤纸片保存法
这种方法适合孢子类微生物(如霉菌、放线菌)的保存。操作时将菌种培养至产生大量孢子,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液,然后将无菌滤纸片浸入孢子悬液中,取出晾干后装入无菌信封或试管中,放入4℃冰箱保存。这种方法保存期一般为1-2年。操作时要注意滤纸片要完全干燥,避免发霉,保存期间要定期检查孢子活性。

液氮超低温保存法
这是目前保存活性要求最高的菌种的方法,适合所有微生物。操作时将菌种与保护剂混合后,分装到冻存管中,先放入-80℃冰箱预冷,然后迅速投入液氮(-196℃)中保存。液氮可以完全抑制所有生物活动,保存期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操作时要注意液氮罐的管理要规范,避免冻伤,冻存管要使用专用耐低温材质。

每种保存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菌种类型、保存期限、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普通实验室,斜面低温保存法和甘油冷冻保存法是最常用的;对于需要长期保存或珍贵菌种,建议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或液氮超低温保存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检查菌种活性,确保保存效果。

菌种保存的最佳温度是多少?

菌种保存的最佳温度取决于菌种的类型和保存的目的,不同菌种对温度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菌种保存的常用温度范围主要分为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两种。

对于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菌种,4℃的低温保存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温度下,菌种的代谢活动会显著减缓,但不会完全停止,因此可以保持菌种的活性一段时间。4℃保存适用于短期保存,比如几周到几个月,尤其适用于那些对冷冻敏感的菌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4℃保存的菌种需要定期检查其活性,因为长时间保存可能会导致菌种活力下降或发生变异。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菌种,通常会选择超低温保存,即-80℃或更低的温度。在这种温度下,菌种的代谢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可以长期保持菌种的遗传稳定性和活性。超低温保存通常使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等保护剂,将菌种悬浮在保护剂中后,分装到小管中,再放入超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保存。这种方法适用于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保存,但需要确保保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温度波动对菌种造成损害。

除了上述两种常用温度外,还有一些特殊菌种可能需要特定的保存温度。例如,某些嗜热菌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保存,以维持其活性;而某些嗜冷菌则需要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下保存。因此,在选择菌种保存温度时,一定要参考菌种的特性和相关文献资料,确保选择最适合的保存条件。

总之,菌种保存的最佳温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菌种的类型、保存的目的以及实验室的条件来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和方法,可以确保菌种的遗传稳定性和活性,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可靠的菌种资源。

菌种保存需要哪些特殊设备?

菌种保存是微生物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正确选择和操作特殊设备能确保菌种的活性、纯度及长期稳定性。以下从设备类型、功能特点、操作要点三个层面详细介绍所需设备及使用方法,帮助零基础用户快速掌握。

一、低温存储设备:核心保障
菌种保存的首要条件是低温环境,不同保存周期需匹配不同设备。
1. 普通冰箱(4℃)
适用于短期保存(数天至数周),如常用工作菌种的临时存放。需选择独立温控、无霜设计的医用冰箱,避免频繁开关门导致温度波动。存放时需用密封盒或试管架固定,防止倾倒污染。
2. 超低温冰箱(-20℃至-80℃)
中期保存(数月至1年)的常用设备,-80℃冰箱可显著降低菌种代谢活动。需配备温度记录仪,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存放时建议使用冻存管,并标注菌种名称、保存日期及操作者信息,避免混淆。
3. 液氮罐(-196℃)
长期保存(数年)的首选设备,通过超低温冻结实现菌种“休眠”。需选择防爆型液氮罐,配备液位报警装置,定期补充液氮(建议每周检查液位)。操作时需佩戴防冻手套,使用长柄镊子取放冻存管,避免直接接触液氮。

二、干燥设备:脱水保存关键
对于需脱水保存的菌种(如孢子类),干燥设备是核心。
1. 真空冷冻干燥机
通过低温真空环境去除菌种水分,形成干燥粉末,可长期保存(5年以上)。操作需分三步:前处理(将菌种悬浮于保护剂中)、预冻(-40℃以下)、干燥(真空度≤10Pa,时间12-24小时)。设备需配备压力表和温度传感器,确保过程可控。
2. 硅胶干燥器
简易干燥方法,适用于少量菌种保存。将菌种涂布于滤纸片,与变色硅胶(蓝色变粉红色需更换)共置于干燥器内,密封后存放于阴凉处。需定期检查硅胶颜色,避免湿度回升导致菌种失活。

三、厌氧保存设备:特殊菌种需求
对于厌氧菌(如双歧杆菌),需创造无氧环境。
1. 厌氧培养箱
集成温度、湿度、气体控制功能,可长期维持厌氧状态(O₂浓度<0.5%)。操作前需用氮气置换箱内空气,通过催化剂去除残留氧气。存放时需使用密封厌氧袋或培养管,避免与空气接触。
2. 厌氧罐
便携式设备,适用于短期保存。将菌种置于罐内,加入厌氧产气包(含焦亚硫酸钠等),密封后摇匀,10分钟内可形成厌氧环境。需定期更换产气包,确保效果稳定。

四、辅助设备:细节决定成败
1. 生物安全柜
操作高致病性菌种时,需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防止交叉污染。使用前需紫外灯消毒30分钟,操作时保持气流稳定(0.3-0.5m/s)。
2. 离心机
菌种浓缩时需使用低温离心机(4℃),防止高温破坏细胞结构。选择角转头或水平转头,根据菌种类型调整转速(3000-5000rpm)和时间(5-10分钟)。
3. pH计与电子天平
配制保护剂(如甘油、脱脂牛奶)时需精确测量pH值(建议5.5-7.0)和称量试剂,确保配方准确性。

五、操作规范与维护要点
1. 设备校准:每月用标准温度计校准冰箱/液氮罐,偏差>1℃需调整;每年请专业机构检测真空泵性能。
2. 清洁消毒:超低温冰箱内壁每月用75%酒精擦拭;液氮罐颈部每月除霜,避免冰堵。
3. 应急预案:超低温冰箱故障时,立即将菌种转移至备用冰箱或液氮罐;液氮罐泄漏时,迅速撤离并联系供应商处理。

通过合理配置上述设备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可实现菌种的高效、安全保存。对于初学者,建议从普通冰箱+硅胶干燥器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后再升级设备。定期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和菌种状态,能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菌种保存有哪些常用方法及最佳温度?” 的相关文章

跨学科学习如何帮助提升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从多角度理解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想要尝试跨学科学习的小白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感兴趣的跨学科主题是第一步。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寻找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

卫生统计学难学吗?有哪些学习方法和资源?

卫生统计学难学吗?有哪些学习方法和资源?

卫生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卫生领域中的数据,从而为卫生决策、疾病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卫生统计学有些复杂,但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概念和方法,就能逐渐入门并深入理解。 首先,要了解卫生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比如总体、样本、变量等。总...

如何选择适合的医学期刊投稿并满足发表要求?

医学期刊 在医学领域,想要在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需要遵循一些通用的规范和格式要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文章整体结构 标题: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例如,如果研究的是某种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标题可以是“[药物名称]治疗...

医学虚拟现实是什么?有哪些应用场景和设备?

医学虚拟现实是什么?有哪些应用场景和设备?

医学虚拟现实 嘿,朋友!你对医学虚拟现实感兴趣呀,这可是个超酷的领域呢!医学虚拟现实,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医学相关的场景、操作或者生理过程等,让学习者或者实践者能在一个虚拟但又很逼真的环境里进行学习、训练或者研究。 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医学虚拟现实必须要有合适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也...

医学可穿戴设备适合哪些人使用?

医学可穿戴设备适合哪些人使用?

医学可穿戴设备 医学可穿戴设备是现代医疗科技的重要成果,它们能够帮助人们实时监测健康数据,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对于想要了解医学可穿戴设备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必须知道的关键点。 医学可穿戴设备,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穿戴在身上,并能持续收集、传输和分析人体生理参数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通...

医学生物信息学是什么?有哪些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

医学生物信息学是什么?有哪些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

医学生物信息学 医学生物信息学是一个结合医学、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计算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问题。对于刚接触这一领域的小白来说,理解它的核心内容、学习路径和应用场景非常重要。下面从基础概念、学习步骤、常用工具和实际案例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帮助你快速入门。 医学...